光阴如歌话圆缺——记大学生活学习及其影响

  樊世昆


       日月如白马过隙,稍纵即逝,五十年前进学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,当年的年青小伙已经接近古稀之年。

       1964年8月,我从河南省焦作市农村来到了繁华的大上海,心情既高兴又纠结,高兴的是离开了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河南农村,可以吃上饱饭了。纠结的是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一趟,因为我到上海的车票钱都是借的。在校生活费用完全靠助学金18.5元/月,月伙食费15.5元,还有3元零用钱。穿的衣服上有补丁,盖的被子是粗布里面铺的碎棉花,连66年在北京天安门照相都是补丁衣服。

       下面是我和朱俊海在天安门的照片,衣服都有补丁。


 
     64~66年二年大学学习生活影响了我的一生,这二年学习的基础课是后面近五十年工作的基础,虽然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使专业课学习比较少,有了扎实的基础理论,加上自己的努力可以在任何专业上大显身手。


       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工作,做了十年金相分析和故障分析工作,这十年是干活和积累期,由于大学基础理论的原因,在同时参加工作的人员中被评为业务掌握最快最好。十年后开始全公司热加工工艺的领导工作,主持了多份航空热加工标准的编制工作,并主持审定了几十份材料和热工艺国家军用标准和航空标准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 大学的金属工艺实习受益非浅,对车削、铣削、刨削、磨削和钳工等冷加工工艺,锻造、铸造、焊接和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的全面了解,这对在机械工厂工作的技术人员非常重要,特别是对故障分析工作牵涉知识面宽更是如此。多次准确的故障分析和判断影响很大,在公司唯一的一次杰出人才评选中当选。

       大学的外语学习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,我原来学习的外语是俄语,从大学第二年开始第二外语英语的学习,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断了,由于有了一定底子,通过工作后的自学和锻炼,使自己后来到法国和俄罗斯学习和实习期间较为顺利。

       大学期间参加了田径队的训练,主练长跑,几年的训练使身体比较结实,工作前二十年基本上没有生过病,直到现在身体状况都很好。

       大学的生活学习影响了人的一生,难以忘怀。
 
    上面是71041班毕业照片,后排从左到右:柳门、杨建民、姚荣盛、王汉国、陆张福、罗韧、樊世昆、包惠全、黄德辉。中排从左到右:周红(怀娣)、朱俊海、凌德康、郭云进(金炮)、张征权、杜永基、秦永生、王增亭、张玉枝。前排左边是杨志云,右边是李明,中间六位是上海造船厂工人(工宣队)。

       作者介绍:樊世昆,河南省焦作市人,生于1945年9月,196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71041班,1970年分配到航空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工作,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。2005年退休后被航空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返聘作为顾问一直到现在。


 

[关闭]

版权所有 2015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