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交大毕业五十年的回忆

康  复 
2013年3月

        离别交大已五十年矣。我1963年大学毕业即分配到冶金部包头冶金研究所(稀土院的前身)工作,1975年底,我调到江西冶金学院, 1978年考取文革后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去英国,1983年进入宝钢,2005年底退休,以后又返聘工作至今。我的青春岁月是在交大和包头渡过的,中年以后在上海宝钢直至退休。

       1963年8月,上海交大毕业生一行十多人由上海乘火车到包头,其中五人分配到包冶所,其他分配到一、二机厂和五机部的研究所等军工单位。当年的包头条件艰苦,一下火车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黄沙,与繁华的大上海形成强烈的对比。包冶所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,老同志中有不少高级技术人员,他们大多有坎坷的经历,我们这些新人基本上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,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师姐王明沁,她是交大1961年毕业生,英姿飒爽,很能吃苦耐劳。今年也是包头冶金研究所(稀土院的前身)建所五十周年。交大同学如谷力军、谌南平、郑钦来等,在艰苦的条件下,成果累累,以后都是骨干。

       在宝钢三十年间,先后在技术部、钢研所、宝钢技术中心及炼钢厂工作,以后又调公司,做了一点工作并得到各方认可。其中最难忘的是1996-2004年在宝钢炼钢厂担任“一炼钢系统改造小组”组长的工作,主持重大技术及装备的开发,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。其中包括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的300吨钢水真空精炼装置(RH),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的300吨钢水钢包精炼装置(LF炉),以及完全依靠自己完成的千万吨级现代化大型炼钢厂三电改造,包括基础自动化、过程计算机及工厂管理机系统,在线更换了全部硬件和软件。后来又主持开发中国第一个纯净钢冶炼工艺(BRP),为增加品种、提高质量、提高炼钢工艺控制水平奠定了基础。这些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又为宝钢在新世纪的腾飞作了储备,并节省了大约一半的投资。RH项目先后获宝钢重大项目特等奖,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炼钢系统三电改造项目获冶金部(冶金系统)科技进步一等奖,BRP项目获冶金部(冶金系统)科技进步一等奖,其他几个项目也分别获得相应的奖励。我们的工作得到各方的肯定。这些项目投资都在亿元至数亿元,涉及科研、设计、设备制造、施工及项目的顺利投产,是由千百人协同作战的重大项目。当年交大学生干部的经历,对我作为项目主持人有极大的帮助。宝钢是世界500强之一,作为我国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,从基层到领导都有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身影。交大百年培养了无数人才,交大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,注意培养学生努力学习,善于学习,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的成长。为我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   
       我当年的同学也已垂垂老矣,然而,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我愿以曹操的诗句与老同学共勉。现在的交大条件好多了,人才济济,我衷心祝愿交大繁荣昌盛,年轻人前程远大。我希望交大毕业六十周年还能参加盛会,那时我如健在已八十有三了。

附录一  康复  主要经历

1958-1963年上海交通大学七系学习,1963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冶金部包头冶金研究所(现稀土研究院)工作至1975年(其中,1963.10-1965.4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实习)。

1975.12-1983.8 冶金部江西冶金学院工作。(其间,1978年考取文革后首批公派出国留学生,1980.4-1982.9 在英国谢菲尔德(SHEFFIELD)大学,独立研究员)。

1983.8-至今,上海宝钢。先后在生产、科研及管理部门工作,主持过宝钢若干重大技术开发及技术改造项目。先后担任宝钢炼钢厂连铸车间主任、宝钢钢研所副所长、宝钢(集团)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宝钢技术中心副主任、宝钢(集团)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一炼钢系统改造小组组长;以后又任宝钢股份公司专家工作组组长,负责宝钢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规划以及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工艺方案专家组的有关工作。

本人为教授级高工,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,主持开发的若干重大项目曾获冶金部(冶金系统)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并获宝钢重大项目特等奖、一等奖。此外,本人参加的项目曾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曾被授予宝钢人才奖及宝钢终身专家。

曾任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金属学会理事,现聘为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组成员。

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,主要涉及炼钢、连铸、二次精炼及重大项目管理等。


(附:2012年10月在宝钢办公室的照片)

 

[关闭]

版权所有 2015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